姓名:刘虎
国籍:中国
性别:男
毕业院校:北京科技大学
职称:副教授
学位:博士
职称类别:副高级
导师类型:硕士生导师
电子邮件:liuhu@ncu.edu.cn
所在单位:物理与材料学院
办公地址:材楼楼305
2015年博士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同年底在物理与材料学院任职,期间2018年至2019年博士后工作在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瑞典)核化学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回收研究室(合作导师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Christian Ekberg教授),参与瑞典沃尔沃动力电池综合回收项目。2020年被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聘为青年专家委员。2022年至2025年省委组织部高层次人才服务团挂职于乐平市人民政府任副市长,分管科技、先进陶瓷产业和城市管理,代管统计、市场监督,协管工业和招商,联系科协等工作。
承担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子课题、江西省学科带头人青年人才、江西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广东省肇庆市西江创新团队子课题等项目。在Top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和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出版专著1部,中国有色金属科技论文一等奖1项,获中国启东市第六届“启创杯”创业大赛总决赛三等奖及“东疆英才”人才项目。
本人因国家重点研发等课题计划招研究生4名,欢迎报考咨询。
报名材料:应聘者请将个人资料(包括个人简历、教育和工作经历、代表性学术成果等) 发送至本人邮箱,邮件标题注明“本人姓名+毕业院校”。
手机: 18079871986(微信同号)
[1] 201109-201506 北京科技大学 博士研究生
[1] 2018年9月-2019年9月 博士后 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瑞典)
[2] 2022年3月-2025年3月 高层次人才服务团 乐平市人民政府 副市长(挂职)
[1]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典型失效多金属催化剂金属回收及污染控制技术与示范-课题一失效催化剂金属迁移转化规律及分离富集机制,2024YFC3907701,国家科技部,110万元,2025-2028,子课题主持,在研。
[2] 江西省学科带头人青年培养项目-钨尾砂制备陶瓷生态环保透水砖研究,20212BCJ23045,江西省科技厅,30万元,2021-2024,主持,结题;
[3] 江西省青年科学基金-废旧稀土荧光粉回收过程中硅酸胶体形成及其对稀土离子吸附控制机理,20181BAB216025,江西省科技厅,6 万元,2018.1-2020.12,主持,结题;
[4] 铝二次资源保级循环利用创新团队,肇庆市科技局(创新团队)课题,36/230万元,2017.12-2021.12 ,主持,结题;
[5] 再生铝回收高效除杂技术开发,肇庆市大正铝业有限公司,57.25万元,2021-2024,主持,结题;
从事江西省内特色资源(稀土、铝和钨)综合回收以及其铝灰、钨尾砂和尾渣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研究。研究内容从基础研究出发,积极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将实验室成果进一步优化服务于产业。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 采用蓄热式双室熔炼炉液下熔炼,利用废铝合金中含有Cu、Mg、Zn、Ti、Fe等合金元素,作为中间合金,结合在线检测实时进行成分调整,实现废杂铝的保级循环再利用。与原铝相比,废铝合金中含有Cu、Mg、Zn、Ti、Fe等合金元素,相当于中间合金,因而熔点更低,更容易熔炼,避免炉前成分的多次调整,能有效降低金属烧损和能耗,技术成果在肇庆大正铝业有限公司建立了年产30万吨废杂铝再生目标铝合金线。研究成果以20万元转让给肇庆大正铝业有限公司,并获得了广东省肇庆西江团队子课题(36万/230万),同时获得江西辽燚江西辽燚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进行汽车拆解铝的产线设计横向课题(30万/100万)。
(2) 以钨尾砂、废旧陶瓷及球土等为原料,利用高温快速烧结和低温慢速析晶相结合烧成技术,高温烧结时(900-1210℃)粘合剂产生液相能有效包覆和连接骨料,但没有足够时间填堵孔隙;在低温(<900℃)时,液相粘度增加,给予足够时间使骨料颈部处扩散和析晶,增加骨料间结合力。成功制备出制备出代表性规格为200*100*55mm、300*300*55mm的透水砖,样品符合《砂基透水砖》JG/T 376-2012中抗压等级Cc50、抗折等级为Cf10的指标要求, 抗压强度大于6 MPa,抗折强度高于10 MPa,透水率大于2.0×cm-2/s,保水率大于1g/cm2;
(3)使用分子筛(SBA-15)空间限域合成平均粒径为45.22 nm的无铅CsAgCl2钙钛矿量子点,获得CsAgCl2@MS复合材料。并探究水分辅助CsAgCl2结晶的机理:水蒸气进入MS的孔隙中,并发生毛细冷凝形成液态水,促进了CsCl的溶解和扩散,随后与AgCl反应生成CsAgCl2。CsAgCl2@MS复合材料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为22 %,发射中心位于610 nm,半峰全宽为211 nm。以CsAgCl2@MS复合材料作为发光层制备得到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其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色坐标为(0.3553,0.3408),相关色温(CCT)为4556 K,最大亮度为316.55 cdm–2,在单组分白光照明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