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邱慧斌
国籍:中国
性别:男
毕业院校:北京工业大学
职称:副教授
学位:博士
职称类别:副高级
导师类型:硕士生导师
岗位类别:教学科研岗
岗位级别:教学科研岗7级
电子邮件:huibinqiu@ncu.edu.cn
所在单位:物理与材料学院
办公地址:理科生命大楼B417室
邱慧斌,物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赣江青年学者。
在Phys. Rev. E、Sci. Rep.、Phys. Plasmas、Physica A等期刊发表第一/通讯作者论文16篇,全部被SCI收录;授权国家/国际PCT/美国发明专利6项,公开1项;发表教改论文1篇;指导优秀学位论文1篇;4次获评“最佳研究者奖”(Best Researcher Award),担任第七届物理、数学与统计国际学术会议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会(ICPMS-FPP’ 24: Fusion and Plasma Physics) 召集人/分会主席,是国际期刊Astrophys. Space Sci.、Phys. Plasmas、Physica A和《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等期刊的审稿人,中国物理学会终身会员。2017年6月加入南昌大学物理系,是江西省聚变能与信息控制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和南昌大学球形托卡马克(NCST)团队骨干成员,提出首个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大破裂解析理论[Scientific Reports, 2023, 13(1): 9551];题为“一种测量等离子体电子非广延参数的方法”的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1910985875.4)已授权,相应的国际发明专利(专利号:PCT/CN2020/084082)已完成PCT 阶段,相应的美国发明专利(专利号:US12,144,096B2)也已授权;题为“一种测量等离子体离子非广延参数的方法”的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2110059985.5) 已授权,相应的国际发明专利(专利号:PCT/CN2021/142834)已完成PCT 阶段,相应的美国发明专利(专利号:US11,856,682B2)也已授权。在首届长江经济带高价值专利转化运用大赛以此6个授权发明专利为基础的题为“终极能源关键技术-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大破裂预测和防治”项目在来自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直辖市、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全国其他区域的参赛项目共577支队伍的激烈角逐下入选百强名单,是院校组20强,南昌大学唯一!其关于M理论的首个实验证据的研究工作,打破了高维理论自1919年滥觞以来近一个世纪没有实验证据的魔咒,终结对弦论伪科学的质疑,并打开发展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理论的重要窗口。
座右铭:天人知行,和乐大同。
奖项及荣誉
工作阶段(选):
1. 2023年10月Best Researcher Awar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wards for Research Excellence in Space Science, Astrophysics and Astronomy
2. 2023年08月Best Researcher Awar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wards on Gravitational Waves
3. 2023年07月Best Researcher Awar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wards on Quantum Physics and Quantum Technologies
4. 2023年06月Best Researcher Awar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wards on High Energy Physics
5. 赣江青年学者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7.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
8. 2024年南昌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青蓝苑杯”乒乓球赛冠军
博士阶段(选):
1. 自然大师/NatureMaster
2. 2016年“科技之星”提名
3. 2015年“科技之星”提名
4. 2014年博士生创新奖学金
5. 2014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6. 研究生科技创新一等奖8次
7. 优秀研究生奖3次
8. 2014年社会工作奖
9. 2014年“工大杯”乒乓球团体赛总分第一(组织者、领队主力)
硕士阶段(选):
1. 2012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 特等优秀研究生奖学金
3. 晶能奖学金
本科阶段(选):
1.“三好学生标兵”称号
2.“十佳学习标兵”称号
3. 王氏奖学金(旅美华侨王鸿宾先生设立的(美国)王氏基金会颁发)
4. 特等奖学金5次
5.“金亚杯”乒乓球师生交流赛三等
6. 国家励志奖学金
7.“杨义根·汉威”奖学金
研究领域
等离子体物理和物理学研究,包括为国家能源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的聚变等离子体物理理论和技术研究和有物理学皇冠之称的大统一理论研究以及未来新型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研究等。
代表论文
1. Huibin Qiu*, Zuozhi Hu, Shengfa Wu, et al. Initial analytical theory of plasma disruption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J]. Scientific Reports, 2023, 13(1): 9551.
2. Huibin Qiu*, Donghua Xiao, Junjie Wu, et al. Initial measurement of ion nonextensive parameter with geodesic acoustic mode theory[J]. Sci. Rep., 2022, 12(1): 3412.
3. Huibin Qiu*, Zhenyu Zhou, Xingkun Peng, et al. Initial measurement of electron nonextensive parameter with electric probe[J]. Phys. Rev. E, 2020, 101(4): 043206.
[1] 201309-201706 北京工业大学 博士研究生
[2] 201009-201306 南昌大学 硕士研究生
[3] 200609-201006 南昌大学 大学本科
[1] 201707-* 南昌大学理学院 南昌大学理学院
[2] 2022/12-至今 副教授 南昌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
[3] 2022/01-2022/12 讲师 南昌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
[4] 2017/07-2021/12 讲师 南昌大学理学院
非广延统计框架下等离子体朗缪尔探针诊断方法研究
非广延统计框架下等离子体截面形状对测地声模的影响
1. Huibin Qiu*, Zuozhi Hu, Shengfa Wu, et al. Initial analytical theory of plasma disruption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J]. Scientific Reports, 2023, 13(1): 9551.
2. Huibin Qiu*, Donghua Xiao, Junjie Wu, et al. Initial measurement of ion nonextensive parameter with geodesic acoustic mode theory[J]. Sci. Rep., 2022, 12(1): 3412.
3. Huibin Qiu*, Zhenyu Zhou, Xingkun Peng, et al. Initial measurement of electron nonextensive parameter with electric probe[J]. Phys. Rev. E, 2020, 101(4): 04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