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姓名:纪小美

国籍:中国

性别:

毕业院校:南京师范大学

职称:副教授

学位:博士

职称类别:副高级

导师类型:硕士生导师

岗位类别:教师岗

电子邮件:jixiaomei@ncu.deu.cn

所在单位:旅游学院

办公地址:国际交流学院211办公室

个人信息

科研项目

城乡地名转化的社会记忆选择机制与乡愁记忆传承策略研究

旧城改造背景下地名文化的演变传承——以南京旧城区的街路地名为例

社会记忆视角下地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科研成果

[1]纪小美,李雅楠,曹根.旅游景区拥挤的时空格局与优化调控[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1,40(05):95-100.

[2]纪小美.基于资本与场域理论的徽州地名变迁的社会响应与内在机理研究[J].人文地理,2020,35(06):44-49+105.DOI:10.13959/j.issn.1003-2398.2020.06.006.

[3]崔会芳,纪小美,殷伟.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的时空变迁及贫困预警[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39(06):127-132+159.

[4]纪小美,熊怡清,张子昂.地铁在城市旅游交通中的作用及其优化——以南京主城区为例[J].资源科学,2020,42(05):946-955.

[5]纪小美,崔会芳,陶卓民.社会记忆视角下的南京城市街巷地名变迁[J].地理科学进展,2019,38(11):1692-1700.

[6]纪小美,樊艳萍.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国内地名研究述评[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31(02):60-67.

[7]纪小美,王超,赵晓迪.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赤字率的时空演变——地理监视的应用[J].地理科学,2019,39(03):424-432.DOI:10.13249/j.cnki.sgs.2019.03.008.

[8]纪小美,杨园.全国美丽宜居村镇的空间格局与“宜游”功能拓展[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30(04):94-101+108.

[9]龚志强,陈奇晃,纪小美.江西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11):155-162.

[10]韩顺法,纪小美,陶卓民.创意城市发展模式类型的适应性评价[J].地理科学,2018,38(09):1458-1465.DOI:10.13249/j.cnki.sgs.2018.09.008.

[11]纪小美,曾群洲,王超.多尺度下中国人口老龄化风险集群的时空格局——Flexible空间扫描计量方法的应用[J].人文地理,2018,33(02):116-123.DOI:10.13959/j.issn.1003-2398.2018.02.015.

[12]许源,陶卓民,纪小美,孔艺丹.京津冀地区旅游客流的时空演变特征[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1(01):121-129.

[13]纪小美,陶卓民.旅游地名的国内外研究述评[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9(03):63-70.

[14]纪小美,李灿,付业勤.中国城市入境旅游市场的季节性时空规律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02):12-20.

[15]纪小美,付业勤.江苏省县域产业结构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8(01):139-145.

[16]许源,纪小美,申鹏鹏.气候变化与旅游研究综述[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9(01):58-64.

[17]纪小美,程姗姗.国外探亲访友旅游研究述评[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8(04):58-64+74.

[18]纪小美,王婷,陶卓民,程叶青,付业勤.时空交互视角下的中国入境客流分布动态分析[J].人文地理,2016,31(04):153-160.DOI:10.13959/j.issn.1003-2398.2016.04.020.

[19]纪小美,王卫平,陈洁,陶卓民,付业勤.批判转向以来地名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6,35(07):910-919.

[20]纪小美,付业勤,陶卓民,王卫平,王婷.福建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动态与变迁机制[J].经济地理,2016,36(02):36-44.DOI:10.15957/j.cnki.jjdl.2016.02.005.

[21]纪小美,陶卓民,陈金华,程叶青,付业勤.中国国际旅游省份差异的时空交互特征——基于主要客源市场的对比[J].地理研究,2016,35(02):363-376.

[22]王超,纪小美.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时空结构演变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2(01):119-123.DOI:10.16783/j.cnki.nwnuz.2016.01.023.

[23]纪小美,付业勤,胡诗文.莆田市政区地名特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06):171-176.

[24]纪小美,付业勤,陈金华.我国入境外国游客市场季节性特征研究[J].商业研究,2015(12):158-163.DOI:10.13902/j.cnki.syyj.2015.12.025.

[25]纪小美,陶卓民,李涛,陆敏.近代以来福州城市地名空间政治变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11):101-108.

[26]纪小美,付业勤,程姗姗.人地关系视角下的海岛地名内涵及其特征研究——以福建平潭地名为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23-29.DOI:10.16497/j.cnki.1672-335x.2015.06.004.

[27]纪小美,王卫平,程姗姗.中国入境旅游区域发展差异研究综述[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7(04):68-73.

[28]纪小美,付业勤,朱翠兰.中国传统村落的地域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5):452-460.

[29]纪小美,陈金华,付业勤.中国入境旅游流的收敛与空间溢出效应分析[J].旅游科学,2015,29(04):47-60.DOI:10.16323/j.cnki.lykx.2015.04.004.

[30]纪小美,付业勤,陈金华,陈晴晴.宋代以来福建莆田妈祖宫庙的时空分布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8(02):218-224.

[31]纪小美.福建妈祖信仰传播过程研究[J].闽台文化研究,2014(04):63-70.

[32]付业勤,纪小美,郑向敏,雷春,郑文标.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机理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4(04):80-87.

[33]纪小美,陈金华.福建省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时空结构演变与拓展研究[J].旅游论坛,2014,7(04):81-87.DOI:10.15962/j.cnki.tourismforum.2014.04.030.

[34]纪小美. 福建省旅游客源市场时空结构演变分析与拓展研究[D].华侨大学,2014.

[35]纪小美,陈金华.福建省农村客源市场出游潜力区域差异与拓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02):235-238+256.

[36]纪小美,陈金华.福州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及其优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6(06):47-52.

[37]陈金华,纪小美.台湾地名文化与景观关系探析[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55-63.

[38]纪小美,陈金华.福建省入境旅游市场时空动态变化及其拓展对策[J].经济地理,2013,33(05):151-164.DOI:10.15957/j.cnki.jjdl. 2013.0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