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万志江
万志江,2019年博士毕业于日本群马县前桥工科大学。入选2023年江苏省科技副总人才项目、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与炎症放射学专业委员会人工智能医学组委员、江西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学组委员。主要从事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脑影像计算、医学影像处理、以及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交叉研究与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以及校企合作横向课题等科研项目10余项。涉及的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脑电生理、脑影像数据驱动的脑疾病结构及功能分析方法研究、多模态预训练技术在医疗临床下游任务中的应用、和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AI技术在各领域的创新应用等。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IEEE Journal of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 (JBHI)、IEEE Trans. Consumer Electronics (TCE)、Brain Sciences等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近10项,担任JBHI、Brain Informatics等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指导学生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国家二等奖、RoboC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国家一等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三等奖。联系方式:zhijiangwan@ncu.edu.cn。
硕士招生: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54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085409生物医学工程;085410人工智能;140500智能科学与技术;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085406控制工程;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5404计算机技术;085405软件工程。
课题组(新同学择一入组):
(1)医学影像分析组,分析对象包含眼科图像、乳腺癌钼靶图像、肺片CT图像、还有脑结构MR/DTI图像,采用大模型、深度学习模型等技术开展图像生成、病灶检测与分割、以及疾病诊断等工作;
(2)电子病历分析组,分析对象包含开源和私有的电子病历数据,采用SQL数据库和大语言模型技术对患者开展预后预测分析(如住院时长、再入院风险、是否延长住院等);
(3)脑影像分析组,分析对象包含fMRI、脑电、FNIRS、TMS-EEG等,采用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和大模型等技术,开展不同疾病状态下的脑功能分析、疾病诊断、疾病与预后标记物识别、以及预后预测等工作;
(4)横向课题组,内容根据企业需求而定,主要采用计算机视觉、大模型、机器学习、WEB和数据库应用开发等技术解决企业实际需求。